第(3/3)页 张一凡听了,点点头道:“是的,新学上,我也是一直这么提倡的。” 他没有拿出准确的世界地图,但是,大差不差地画了一副,反正能尽量找借口画得准确一点而已。 一听他的话,朱标很是好奇,便挨过去看了。 得到允许,那就可以去南洋建立种植园了。不错,第一步就迈出去了。 东莞何家一直想示好巴结太子,之前的时候,朱标都不冷不热,如今他决定,就让东莞何家指派个人带队。 虎克显微镜才能看到,但是这种显微镜制作难度大,周期长,本来以为也没多少人买,因此安排制作虎克显微镜的人也少。 等他再去的时候,朱标就专门等着他了。只是一见面,就笑着说道:“一凡啊,你咋就那么急呢?” 朱标作为大明未来的皇帝,是有这个能力,在何家表现好,以后能重用他们的。除此之外,何家在经营南洋的生意,熟悉海路,这也是考虑因素。 出海人员的来源,数量以及需要什么职业需要确定,用得船也需要最好的,带什么武器,带什么礼物等等,也要讨论。 朱元璋见了,真有点意外,不过并没有意见,准了这份方案,并且还下旨南京造船厂负责打造远航需要的大海船,一共定为十艘。在打造船只期间,要完成人员的召集和其他一切准备。 这不,他就指着那边说道:“根据西夷的传说,这里可能也存在庞大的地盘,据说这里的人,都还和野人一样生活。真得有点难以想象,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 商议出来的方案,因为涉及比较重大,朱标最后还进宫请示了朱元璋。 这时候,时间也不早了,张一凡便辞别朱元璋和朱标也回了。 如今这个时候,他是有这个财力说这个话的。 第二天的时候,张一凡就主动去找了朱标,只是很可惜,朱标很忙,便告诉了太子妃,他次日再去找,说是为了派人出海去的时候,父皇是同意了的。 暂时来说,通过三种方式凑集出海的人员,犯错的罪囚,指定得官吏,悬赏的人员。 “走,屋里说话。”因为朱标是迎出了殿门,张一凡便如此说道。 自从之前把男人会生虫子的事情公之于众之后,显微镜的订单一下排得老多了。 洪武十五年一到来,张一凡比起以前更为繁忙。 这是肯定的,张一凡也没有隐瞒,反而给予肯定说道:“派出去的船队,能回来多少,真得很难说,全军覆没都有可能。所以,我们才要提前准备。我也可以开出赏金,只要最后能回来的,我都给予重赏!” 之前的时候,春节里,他是给老婆这边的亲戚拜年。 甚至就连南北美洲大陆,他都有画出来。不过他没写具体的信息,而是打了一个问号在那里。 可从洪武十五年开始,他和媳妇收了五十个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京师达官贵人的子弟,也都是在京师的,自然是要到恩师这里来拜年。 一年到头就这么一次,还是喜庆的气氛,倒也不好不接待,一来二去的,一直到正月十五,张一凡都没空处理杂志社的事情。 与此同时,他也收到了朱棣这个老四的信。 新冠昨晚测出阳了,还是没躲过!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