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章 保证没有了-《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第(1/3)页

    李梅清转正还没有一个月,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省台记者工作,她自然是非常珍惜。

    三年前,当她从新闻传媒专业本科毕业时,心中便怀揣着成为一名优秀记者乃至知名主持人的梦想。毕业后,她先是通过亲戚的关系,以及自己的能力,顺利被老家县城的电视台录取,并且一进去就拿到了正式编制。

    然而,入职不满一个月,她便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县城电视台那份特有的“闭塞”与“沉闷”。单位里那种按部就班、死气沉沉、人人得过且过的工作氛围,像一张无形的网,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倍感压抑。

    倘若她已是四五十岁的年纪,或许会安于这份“撞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悠闲”养老工作。

    可她才二十三岁,正是大好的奋斗年纪,心中那团想要成为知名记者和主持人的火焰还在熊熊燃烧能,怎么能甘心就此沉寂和养老?

    因此,当去年省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女记者时,她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立刻报名应考。最终,她凭借着扎实的笔试功底和出色的面试表现,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那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之一。

    又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在顺利通过了试用期与实习期的双重考验后,她在上个月得偿所愿,终于成功转正,成为了省电视台的一名事业编正式员工。

    她远在老家的父母得知喜讯后,都为她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特地在家里大摆宴席,向四邻亲朋郑重宣告了这件喜事。

    在此之前,李梅清大多是作为外派记者,偶尔在一些本地新闻栏目里短暂露脸,报导的也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市井琐事,她的存在感可以说微乎其微。

    而这一次,台里计划拍摄一部反映都市男女情侣生活状态的纪录片,制片人兼导演更是台里一位资历深厚的制片主任,他竟专门点名让她来担任街头采访记者。

    她当然是欣然应允,并且以百分之百的热情积极地参与到拍摄和采访工作中去。

    这部纪录片若是制作精良,将来在省台黄金时段播放,说不定就能一炮而红,取得斐然的成绩。到那时,她作为纪录片中频繁出镜的记者,自然也能跟着崭露头角,就能跟着一起沾光。

    因此,在拍摄这部纪录片期间,李梅清表现得格外认真投入,尤其是在收集街头随机采访录像的环节,她每天都能超额完成任务。

    如此这般,几天之后,她便在工作中不期而遇了陈锋和张婧雯。

    当时,那两人正并肩坐在湖滨公园的长椅上,身形相互依偎,无论从背后还是侧面望去,都构成了一幅极具画面感的温馨影像。

    她立刻示意跟拍的摄像师将这美好的一幕记录下来,随后便微笑着上前准备采访。

    原本,若是一对正常的普通情侣,面对电视台的采访大多不会排斥,反而会相当配合,她之前采访过的十几对情侣无不如此。

    结果,偏偏到了陈锋和张婧雯这里,陈锋却从一开始就明确拒绝,并且对他们的镜头和提问表现出了强烈的排斥感。

    其实,路人拒绝采访本也算正常,但经验老到的随行摄像师罗梁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他怀疑那个戴着墨镜和口罩、身形窈窕的女人,很可能是什么明星。

    事后收工,罗梁还真拉着她一起,将白天拍摄的视频逐帧仔细观看,然后与网络上那些当红女明星的照片进行比对。

    张婧雯前段时间刚主演了大热剧《残月明》,前不久更是因为在新家坡遭遇性骚扰的事件,频频登上热搜,一时间成为了国内风头最劲的女明星之一。

    李梅清此前追过《残月明》,对女主角的饰演者张婧雯本就比较熟悉;后来又发生了性骚扰事件,身为女性,她天然地对张婧雯的遭遇多了一份关注与同情,印象自然也更为深刻了。

    所以,事后两人对着视频影像稍一比对,李梅清立刻就感觉画面中女人的身形与气质跟张婧雯高度相似,十有八九就是她本人。

    紧接着,他们又顺藤摸瓜,试图找出男主角陈锋的身份,结果还真不费吹灰之力就查了出来。他竟然是锋芒影视公司的老板,而张婧雯如今恰好就是这家娱乐公司的签约艺人。

    毋庸置疑,那个戴着墨镜和口罩的女人,一定就是大明星张婧雯无疑了。

    这个惊人的发现,让摄像师罗梁兴奋得两眼放光,那神情就像是中了彩票头奖一般。

    罗梁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当即就表示要用这段凑巧拍到的视频,向张婧雯索要一笔“封口费”。

    罗梁信誓旦旦地说,若是操作得当,可以弄来一大笔钱,并承诺见者有份,到时候分她一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