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萧容玄卷起手中帕子,轻拭皇帝唇边余下的药,轻声道,“父皇说什么呢,如今不过是染了一场风寒而已,病程过了便定然可大好了,父皇不要多心。” 轻笑着摇了摇头,皇帝眸光黯淡,到底没再说什么。 喝下了三皇子喂过来的药,看着他的目光深沉了些,皇帝道,“你倒有心。” “父皇言重了,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轻声答了,萧容玄神色不改。 政事近来大多都已经交由给他,皇帝也只是在需要决策的时候草草看过几眼,并不甚多管了。 今日却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皇帝开口道,“近来兵部拟攻东垣的计划朕瞧过了,若是不够,兵力可加三万,今年必要将其拿下。” “是,儿臣定会嘱咐兵部好好处理此事,”萧容玄点过头,神色却是一顿,又开口道,“父皇若是觉得此事不甚稳妥,儿臣心中倒有一个规划,能让此事定然顺利成行。” “哦?你说来朕听听。” “如今朝中虽有领将,但却缺少一个有智谋之人坐镇。儿臣曾在兵部受教,闻过顾大人与尚书大人浅论兵事,当时便觉顾大人此人心中谋略深广,于兵事上亦有过人造诣与看法,只是他那时病势缠绵,故而不曾真正执领过同兵事有关的内容,可儿臣觉得却是一个堪用之人。” “顾锦和?”皇帝微皱眉,似乎有所犹豫。 “先祖时便有文臣做军师,顾大人心系国事,定然不会拒绝。” 朝中如今外患甚多,多方都在动军。 若是想在今年便拿下东垣,定然还是要动一番筋骨的。 可若是有人指点却又不同。 都察院官员因为司管全朝之事,核试皆是要考六论的。 对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兵部之治皆要写一篇策论交由各部尚书评判。 皇帝犹记得当年顾锦和写的正是行军论策。 此论策流传到朝中,被当年的兵部老尚书知晓,瞧过之后惊为天人,大赞其定会成为领将之才,只是可惜了他这幅身子实在孱弱,上不得沙场,倒是南昭的一大损失。 皇帝也瞧过他那策论,属实心中谋略深远缜密,若是加以培养,定会是一方领将。只是其既已从文,自然不会再司兵部事,从今往后倒没有被再度提起。 顾锦和如今身子瞧着像是好了些,就算去沙场走一遭,大约也是经得住的。 此番东垣是势必要拿下的,这个国家多存在一日,他便一日心下不安。 总要早日使其皆归顺了才好。 想至此,皇帝轻轻点头道,“那此事便这般定下吧,都察院年后能歇下来些,东垣距京亦不算太远,应该也不会耽搁太久……此事交由他去处理,朕也安心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