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皇帝不紧不慢地翻动着手中的书卷,那姿态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雨化田的话语充耳不闻。 然而,他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每一个字都精准地落入了他的耳中,未有丝毫遗漏。 “曹爱卿,”皇帝忽然开口,目光仍不离书页,“对于雨爱卿所言,你有何见解?” 曹正淳闻言,连忙躬身一礼,神色间不禁透露出几分谨慎。 在他心底,他认同雨化田的观点,这清武之策,朝廷虽已暗中绸缪多年,但时机尚未成熟,远未到可以全面发动、一举成功的地步。 毕竟,那三宫四城六门十三派,在大夏这片土地上盘根错节多年,有的更是历经数百年风雨,根深蒂固。若朝廷没有做好万全之策,贸然行事,只怕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一旦给那些江湖门派留下喘息之机,即便清武之策最终得以功成,朝廷也必将被江湖势力重创,元气大伤之下,甚至可能引发皇室倾覆的灭顶之灾。 大夏朝廷麾下高手如云,更有百万雄师坐镇,看似固若金汤。 然而,若江湖各派顶尖高手倾巢而出,联手发动突袭,直取皇帝性命,那百万大军远水难救近火,根本来不及回京勤王。 所以,这清武之策必须谋划周全,万无一失,更不能走漏一丝风声。 “陛下,奴才附议雨督主之言,暂缓清武之策的行动。” 皇帝听后,依旧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只淡淡地点了点头,随后目光一转,落在司徒伯圭身上:“司徒指挥使,此事因你们军机处而起,你且说说你的看法。” 皇帝的声音不大,但却极具穿透力,让忽然听到自己名字的司徒伯圭心里猛地一紧,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连忙躬身施礼道:“陛下,罪臣也认为二位厂督所言极是,清武之策,确应暂缓。” 皇帝合上手中的书籍,将其放回书架之上,目光如炬地扫向大殿众人,片刻之后忽然沉声问道:“如果朕不想暂缓清武之策,当如何行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