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县学(上)-《大明言官》


    第(1/3)页

    这天是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周侯灿卯时起床后便开始收拾,准备着今日的县学之行。

    为了此番行程,周侯灿可是下足了工夫。他不仅让人提前两天去知会了县学教谕,还利用这两天时间好好补了补自己的知识,至少不会让自己在今天露馅。

    按大明的通常情况来讲,县学是县城中规模仅此于县衙的建筑群,漳浦县自然也不例外。

    漳浦县县学规制演进,内有泮池、文庙、明伦堂、教谕和训导的宅院以及号房等建筑。

    当周侯灿和陈广泰来到县学门口时,县学的刘教谕已经等候多时了。

    “下官见过周县尊,陈典史,黄训导等人正在明伦堂带着学生恭候。”

    刘教谕这话是对着周侯灿说的,他在向他解释训导没来外面迎接的原因。

    历任知县到学宫来都是如此,学生们是不会出县学来迎接知县的,况且某些知县也不愿意这样做。

    学校在整个大明的体系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地方上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这就是地方主官也不敢托大的原因之一。

    何况县城里的举子数量也是考察知县是否重视文教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大多数知县都会做出一副尊重学校的姿态来。

    周侯灿脸上带笑,对着刘教谕点了点头:“这是自然,不能误了生员们习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