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江门钓台接班人-《大明言官》
第(2/3)页
他唤过家仆,写了一封信,让家仆寄了出去。
做完了这些事情,谢迁走到了院子里,让仆人倒了一盏茶,似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后生可畏喽,老夫能做的事情也不多了。”
处在旋涡风暴中心的周侯灿丝毫不知道自己学说的传播情况,这一两旬他都在研究怎么高效地处理政务,根本没有时间做别的事。
忙起来之后,他就暂时把吴家的事丢在脑后了。毕竟吴家现在还没有闹腾到他头上,他也没有掌握什么决定性的证据,自然犯不着去搞吴家,毕竟事情有个轻重缓急。但他不知道的是,陈广泰在安排人员对吴家摸底的时候,特意有针对性地让这些人收集吴家的一些资料,为的就是在周侯灿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派上用场。
在周侯灿忙着处理政事的时候,他的理论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播。北上的顺着谢迁写得那封信继续向北,南边公开或是暗地里认同白沙之学的士子则在快速探讨完周侯灿的学说之后开始布局更长远的事情了。
现在看起来,周侯灿的这个学说理论上来讲和陈献章的学说有联系,而陈献章早在死前就已经把自己的衣钵——所谓的“江门钓台”传给了自己的学生,也就是弘治十八年乙丑科进士湛若水。
而此时此刻,虽然湛若水正在京城做庶吉士,但二者都是翰林系统,湛若水并不比周侯灿高到哪里去。因为虽然湛若水的科举名次要远远高于周侯灿,可世事就是这么无常,周侯灿就是能直接进翰林,要不二甲最后一名的曹深就不会闹了。
这些士人们明白,在官场中,周侯灿的号召力要远远强于湛若水。
毕竟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敢硬刚刘瑾的人本来就没有多少,而周侯灿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把自己在官场上的前途全搭进去了。
就这一点,就没有士人敢做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