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马-《明国万历》
            
            
            
                
    第(2/3)页
    一方面,地方官或贤或愚的印象,百姓唯乡绅是信。另一方面,乡绅之士控制了地方社会事务,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相对于官府而言,乡绅与百姓的关系更为密切,导致百姓不知畏官,惟畏惧乡绅的情形。
    使上下之情能否通达,完全操纵在地方乡绅手上。
    而且世家大族平日的一举一动,都能成为寻常百姓效法的对象。
    基于此,老人年轻的时候,多仰仗地方乡绅,笼络彼辈,使其臣服,以打通上下关节,使政令通达。
    政治理念是只要地方乡绅行为举止,都能符合礼法,就可以收到风行草偃之效。
    后来到了晚年,他又发现完全依赖地方乡绅,虽然政令很容易传达,但是如果遇到影响地方乡绅利益的事情,就完全没有了办法。
    渐渐改变了态度,但是终归是年龄大了,且积弊难改,终还是辞职归乡了。
    在外奔波了一辈子,回到家乡后,才发现家乡的风气更甚。
    乡野之间,械斗成风,宗族气势之盛,使他感到咂舌,知道此风不可任其生长。
    先不论朝廷得失,只论好斗狠的风气,最后受伤最大的,仍然是八闽啊。
    “为政难不难?”
    听到老人的问话,耿定向说道。
    “不难。”
    听到这个意料之外的回答,老人睁开眼,认真的看过去。
    耿定向没有再迈关子。
    “为政不难,只要不得罪巨室。”
    此人倒是有趣的。
    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通过他所讲的政令,对他以前经历的打听,加上今日的谈话,老人已经知道此人是个什么样的官呢。
    此人,不按照常理,内心只有得失之论,对政事有一套成熟的理念,是一个可以办事的人。
    但是在办事的同时,还会兼顾自己的利益,例如把自己的家乡升格为县。
    此人的能力,超过了绝大部分的官员,包括了自己。
    老人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对大明的感情,对家乡的感情,使得他不愿意两者受损,是八闽之地不多的目光长远之人。
    福建清田的事,他早就知道了。
    他在看。
    第(2/3)页